大家都知道,2020年下半年,中國鋼鐵廠真切的感受到了進口鐵礦石價格變化給自己帶來的傷害,無論在網絡上還是在政策上,都開始出現了對鐵礦的反思。
今天打算回顧一下近幾年來進口鐵礦石的采購情況和單價變化,如果用一個總結性的詞語來表述,應該是澳大利亞和巴西為代表的四大礦山對中國的價格策略是:我們可以同吃苦,共患難,但只能我富貴,你不能。
大家知道,進口鐵礦石的到岸平均成本價基本就在30-40美元之間,因此我們可以設定為40美元的成本價。
為什么說,四大礦山可以和中國鋼鐵企業同甘苦呢?我們可以看看2015年與2016年的鐵礦石平均采購價,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2015年我國進口鐵礦石9.5272億噸,進口金額3574億元,當年平均匯率1美元兌人民幣6.2284元,每噸進口鐵礦石375元人民幣,60.23美元,毛利潤50%左右。2016年呢?進口量10.24億噸,金額3809億元,每噸進口鐵礦石372元人民幣,55.99美元。
2015年和2016年中國鋼鐵形勢呢?只能用一個慘字來形容,螺紋鋼低位價1600多元,基本就是白菜和礦泉水的價格,好像2015年是中國少有的全換行業虧損年吧,因此從這個角度說,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四大礦山賬算的很清楚,自己再漲價,只能把鋼鐵廠逼死,有點利潤就算了,所以可以與鋼廠同吃苦共患難。
到了2017年和2018年,國內鋼鐵廠剛剛從苦難中活過來,有了點利潤,四大礦山已經開始磨刀了,2017年進口鐵礦石10.75億噸,價格5175億元,按照當年6.7547的匯率,每噸鐵礦石482元人民幣或者71.29美元。2018年10.64億噸進口量,金額4984億元,每噸鐵礦石468元人民幣或者70.74美元。兩年中進口礦毛利潤已經提高到了76.85%。
如果我們把2015與2016年的價格作為基準的話,2017和2018年,中國大概多花了2140億元人民幣。
2019年,看著中國鋼廠已經比較豐滿的體態,四大礦石認為到了放血的時刻了,當年進口礦石與2018年幾乎一樣,10.69億噸,進口金額呢?6995億元,按照當年匯率6.8967計算,每噸進口鐵礦石價格已經達到654元或者94.88美元,毛利潤水平呢?137.2%。
以2015和2016年374元的價格為基礎,2019年中國多花了2993億元,比起2017和2018年的總和還要多。
2020年呢?根據最新數據,進口鐵礦石11.7億噸,均價101.7美元,按照6.8996的匯率,噸鐵礦石702元人民幣,中國大概共花去8210億元,外礦毛利潤率154.25%。
按照2015與2016年的價格,中國在2020年多花了3838億元,比起2019年又是差不多千億元。
中國鋼鐵行業的利潤水平呢?根據中國鋼鐵協會公布數據,202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47033億元,利潤總額2074億元,同比增長6.59%,平均銷售利潤率4.41%。
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,利潤率154%對4.41%,總利潤2074億對多賺走3838億元,這就是澳大利亞與巴西四大礦山對中國鋼鐵業所薅的羊毛。